
亂扔垃圾等行為依然普遍存在
青石板上的古街巷,保留著歷史街區原汁原味的“肌理”;飛檐翹角的古民居,展現出晚清建筑玲瓏精巧的細膩……作為安徽省合肥市的首個5A級景區,三河古鎮無疑成為春節期間親友出游的熱門之選。
大年初三,記者來到三河古鎮走訪發現,景區內張燈結彩,人頭攢動,充盈節日的喜氣。景區內衛生環境總體較好,路面較為整潔干凈,沒有出現人潮散去、垃圾滿地的現象,但仍有少數人亂扔垃圾、隨意踩踏、不拉牽引繩遛狗,顯得有些“任性”。
景區附近路面亂停車
早上8時50分,記者從合肥市區出發,開車前往三河古鎮。9時20分左右,途經G3京臺高速井崗集與小孫李交界路段時,遇到道路擁堵。
由于內側車道行駛更為緩慢,不少車輛開始向外側變道,有的還不打轉向燈直接變道,但外側車道車輛“賭氣”不讓道,加上匝道車輛上行,導致兩條車道上擠了三排車,加劇了道路擁堵程度。
記者注意到,在道路擁堵時,不少車輛開始占用應急車道。由于前方車道減少,沒過多久,應急車道也被堵上了。兩公里左右的距離,行駛了1個多小時才恢復暢通。
10時40分,記者抵達三河古鎮景區。因為自駕游客較多,景區停車場已經沒有車位。記者在找臨時停車場途中注意到,景區附近路面停了不少車輛,約300米的距離,單側就停了28輛車。執勤人員告訴記者,路面是禁止停車的。
隨地扔垃圾現象不少
走進三河古鎮,映入眼簾的是一條被時光打磨光滑的青石板路,兩旁是飛檐翹角、青瓦覆蓋的古民居。如今,這些沿街古民居多為商鋪,主營三河的特色小吃,吸引著游客駐足品嘗。
而這也帶來了餐飲垃圾。
記者在景區內走了一圈發現,古鎮總體環境較好,路面上沒有垃圾積聚,但在街角、草叢等地,還是會有被游人隨地丟棄的塑料袋、竹簽、紙巾等“亂入”。記者看到,有一家五口人從景區餐館里走出,其中一位年長的女士將擦過嘴的紙巾隨手扔到地上,而就在她的正前方不遠處,就有兩個并排的垃圾桶。
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有一對中年夫婦,丈夫將妻子吃完米餃的塑料袋和擦過的紙巾拿在手上,走了五六十米后,發現街道對面有垃圾桶,示意妻子等他一下,跑到對面扔了垃圾。
“每個人都應該維護景區環境,肯定不能亂扔垃圾。”這名中年男士姓董,他告訴記者,景區內的垃圾桶不多,擺放的位置也不明顯,希望景區管理部門在這一方面采取改進措施。
臨時負責景區清掃工作的吳秀能告訴記者,春節期間景區旅客多,垃圾也多,多為臭豆腐盒子、米餃的塑料袋和糖稀棍、炸串簽等餐飲垃圾。景區內原有的環衛工人忙不過來,將他們抽調過來幫忙。
“從早上7點掃到下午5點,大概能掃六七桶垃圾。”環衛人員李阿姨說,尤其是有座位能休息的地方,垃圾比較多。
帶狗出游不拴牽引繩
拍照留念,是很多游客必做的一件事。在三河古鎮,跨河而建的廊橋很受“偏愛”。
為了能拍到水面美景和古民居,很多游客站在廊橋的椅子上擺姿勢,朱漆上被踩得到處是腳印。附近的清潔人員告訴記者,看到有人站著拍照時,他們會上前勸阻,但仍有人不聽。等人潮散去,他們只能再將椅子擦干凈。
在沒有完全開放的收費景區,情況就好了很多。記者在一些舊址、王府、故居等地發現,游客都很自覺,有序拍照參觀,沒有踏入禁止參觀區域,墻面、梁柱上也沒有人為刻畫的痕跡。
不過,景區內帶寵物出行的人也有不少。記者一路上遇到十余人帶著寵物狗,這些寵物狗多是小型犬。有兩名狗主人沒有拴牽引繩,各帶著一只小型犬、一只中型犬。還有一家四口人帶著寵物狗進入景區后,看到人流量較大,由于沒帶牽引繩,只好拿絲巾拴在狗的脖子上牽引。
從上海前來旅游的王先生,牽著一只3歲大的金毛犬。他告訴記者,自己在獲得景區同意的情況下,才帶著狗進來參觀,自己牽著它也會注意不往人多的地方去,盡量不給他人帶來不便。
景區內巡邏的城管人員告訴記者,古鎮允許帶狗進入,但必須要有牽引,不得散放。有一些禁止寵物入內的景點,不得帶狗進入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南京“科技達人”開公司創業 研發智能垃圾箱接到大訂
- 美醫療垃圾桶驚現碎尸
- 推行效果不如意 單桶垃圾桶分類卡在了哪兒?
- 10個大型垃圾箱 小區門口排排站
- 清潔工垃圾桶內發現疑似人骨 警方帶走嫌犯
- 洛帶古鎮菱角堰社區配套設施交貨安裝圓滿結束
- 織金縣三甲街道560個垃圾桶助力創衛工作
- 萬德福“17周年廠慶感恩優惠回饋”活動拉開序幕!
- 餐廚垃圾倒進路邊垃圾桶餐館老板娘的舉動“吃”到了罰
- 澳門的街道是如此的干凈